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张翥
神僧涅槃处,那有去来今。 尚记三生石,难磨万古心。 地埋禅刹在,山掩岳祠深。 长日闻钟梵,萧萧枫桂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涅槃(niè pán):佛教术语,指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即成佛的状态。
  • 三生石:传说中记载人三世因果的石头,这里象征着永恒不变的因果关系。
  • 禅刹:指佛教寺庙。
  • 岳祠:指祭祀山岳神灵的祠堂。
  • 钟梵:指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这里指风吹过枫树和桂树林的声音。

翻译

神僧达到涅槃的地方,哪里还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还记得那记载三世因果的石头,难以磨灭的是永恒不变的心。 地上埋藏着古老的禅寺,山峦深处是祭祀山岳的祠堂。 长日里听到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风吹过枫树和桂树林,发出萧萧的声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衡山福严寺的景致,表达了对佛教神僧涅槃境界的向往和对永恒真理的追求。诗中“三生石”与“万古心”形成对比,强调了因果的恒久和信仰的不变。后两句通过对禅刹和岳祠的描写,以及钟梵和枫桂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宗教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