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提刑

宪府声名据上游,绣衣骏马出神州。 百城唾手分情伪,五听存心访戚休。 人物风流文胜锦,襟怀磊落气横秋。 从今海内归公论,蓬筚真材少滞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府: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提刑官的官署。
  • 绣衣骏马:形容官员的服饰华丽,马匹雄壮,象征着官员的尊贵和威严。
  • 五听:指五种听政的方式,这里泛指处理政务。
  • 戚休:忧喜,指民众的疾苦和幸福。
  • 襟怀磊落:胸怀坦荡,正直无私。
  • 气横秋:气势如秋天的天空一样高远,形容人的气概非凡。
  • 蓬筚:指简陋的房屋,比喻贫寒的家庭或出身。

翻译

提刑官的官署声名显赫,位居上游,穿着华丽衣裳、骑着骏马的官员从神州大地出发。他们轻松地分辨各城的真伪,用心听取民众的疾苦和幸福。这些人物风度翩翩,文采胜过锦绣,胸怀坦荡,气概非凡,如秋天的天空一样高远。从此以后,海内的人们都将归于公正的评判,那些出身贫寒但真正有才华的人将不再被滞留。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提刑官及其属下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诗中通过“绣衣骏马”、“五听存心”等词句,描绘了官员们威严的形象和勤政为民的态度。同时,“襟怀磊落气横秋”一句,更是凸显了他们的正直无私和非凡气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公正评价的期待,希望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拔。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