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述怀

晚境难期博望侯,微官且学子长游。 泾清渭浊源何异,物换星移志未酬。 陇月照人征雁晓,金天飞露候虫秋。 尘缘衮衮今犹古,唯有书生易白头。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述怀:表达自己的情怀。
  • 博望侯:指汉代张骞,因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博望侯。
  • 子长游:指司马迁(字子长)的游历,他曾游历各地,收集史料。
  • 泾清渭浊: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者交汇处清浊分明,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差异。
  • 物换星移: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 志未酬:志向未能实现。
  • 陇月:指陇山的月亮,陇山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处。
  • 征雁:指南迁的大雁。
  • 金天飞露:形容秋天的景象,金天指秋天,飞露指秋露。
  • 候虫:指秋虫。
  • 尘缘:指世俗的牵绊。
  • 衮衮:形容众多、纷繁。
  • 书生:指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易白头:容易变老,指时光易逝。

翻译

晚年难以期望成为像博望侯张骞那样的人物,我宁愿选择像司马迁那样游历四方。泾河清澈,渭河浑浊,它们的源头有何不同?世事变迁,我的志向还未实现。陇山的月亮照耀着人,征雁在黎明时分启程,秋天金色的天空下,露水飞溅,候虫鸣叫。尘世的牵绊繁多,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有读书人容易随着时间而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的感慨和对游历生活的向往。诗中,“泾清渭浊”象征着世事的复杂与差异,而“物换星移志未酬”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志向未遂的无奈。通过描绘陇月、征雁、金天飞露等秋景,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沧桑。最后,作者以“尘缘衮衮今犹古,唯有书生易白头”作结,深刻反映了读书人在纷繁世事中的无奈与易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