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十月朔奉迎明宗册宝至石佛寺明日壬辰迎至太庙清祀礼成赋以纪事

· 张翥
宝册香舆出法宫,非烟御路晓濛濛。 仗齐剑佩千官里,金奏箫韶九庙中。 宣室鬼神徵贾谊,太常礼乐属孙通。 下臣有幸逢熙事,散作恩波四海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辰十月朔:庚辰年十月初一。
  • 册宝:帝王的册书和宝玺。
  • 法宫:宫室的正殿,常指帝王处理政事之处。
  • 非烟:指祥瑞的云气。
  • 御路:皇帝出行时所走的路。
  • 仗齐:仪仗整齐。
  • 剑佩:佩剑和玉佩,古代官员的装饰。
  • 金奏:指音乐演奏。
  • 箫韶:古代的乐曲名,相传为舜的乐曲,代表最高雅的音乐。
  • 九庙:指帝王的宗庙,古代帝王立九庙以祭祀祖先。
  • 宣室:古代宫中的一个房间,用于举行重要仪式。
  • 鬼神:指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
  • :征召。
  • 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孙通: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太常官员。
  • 下臣:臣子自称。
  • 熙事:盛大的庆典。
  • 恩波:恩泽,比喻皇帝的恩惠。

翻译

庚辰年十月初一,我奉命迎接帝王的册书和宝玺至石佛寺。次日壬辰,又将它们迎至太庙,完成了清祀的礼仪。我以此诗来纪事。

宝册和香车从宫中的正殿出发,祥瑞的云气在皇帝的御路上弥漫。仪仗整齐,千官佩剑和玉佩,金色的乐器奏响了高雅的箫韶乐曲,在帝王的宗庙中回荡。

宣室中征召了贾谊般的才子,太常的礼乐事务由孙通这样的官员负责。作为臣子,我有幸逢此盛大的庆典,皇帝的恩泽如同波涛,遍布四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庄严的语言,展现了皇家仪式的隆重和神圣。诗中“宝册香舆”、“非烟御路”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仪式的盛况和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参与国家重大典礼的荣幸和对皇帝恩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盛世的颂扬。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