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长公府临安故城二图

· 张翥
南渡君臣建业偏,不堪乔木黯风烟。 岂知白马兴王后,又到红羊换劫年。 三辅黄图空郡国,六朝王气渺山川。 白头开府归来日,应览遗踪一怆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渡:指宋朝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
  • 建业:古都名,今南京,这里指宋朝南迁后的都城临安。
  • 乔木:高大的树木,常用来比喻故国的景象。
  • :昏暗,这里形容风烟中的乔木显得凄凉。
  • 白马:指佛教中的白马驮经故事,这里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兴王:指新王朝的兴起。
  • 红羊:指辛亥革命,因为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也是羊年。
  • 换劫:指改朝换代。
  • 三辅:古代京城附近的地区,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黄图:指地图,这里指国家的版图。
  • 郡国:指地方行政区划。
  • 六朝:指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
  • 王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兴衰气运。
  • 白头:指年老。
  • 开府:指建立府署,这里指建立政权。
  • 怆然:悲伤的样子。

翻译

南渡的君臣们偏安一隅,建业城中的乔木在风烟中显得凄凉。 谁能想到在白马驮经的文化传承之后,又到了辛亥革命改朝换代的年份。 中原的地图上空留着郡国的名字,六朝的帝王气象已经消失在山川之间。 白发苍苍的老人归来建立政权,看到这些遗迹一定会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渡后宋朝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乔木、白马、红羊等象征性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爱国情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