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地理家何玉泉

· 张翥
芒屩筇枝兴渺然,知君曾得异人传。 经探玉髓青囊秘,山隐金精铁锁县。 腹有丹光飞日月,眼穷地脉入云烟。 几时把袂神州路,共看华嵩翠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芒屩(juē):草鞋。
  • 筇枝:竹杖。
  • 渺然:悠远的样子。
  • 玉髓:传说中的仙药。
  • 青囊:古代术士用以占卜的工具,也指占卜之术。
  • 金精:指山中的精气。
  • 铁锁县:形容山势险峻,如铁锁相连。
  • 腹有丹光:比喻内心有高深的学问或道行。
  • 眼穷地脉:形容眼力能够洞察地下的脉络。
  • 华嵩:华山和嵩山,代表中国的高山。

翻译

穿着草鞋,手持竹杖,你的兴致悠远无边,我知道你曾得到异人的传授。 你探寻过仙药和占卜的秘密,山中的精气与险峻的山势你都了如指掌。 你的内心闪耀着学问的光芒,你的眼力能洞察地下的脉络,深入云烟之中。 不知何时我们能一起踏上神州之路,共同观赏华山和嵩山那翠绿插天的壮丽景色。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地理家何玉泉的博学与远见。通过“芒屩筇枝”、“玉髓青囊”等意象,描绘了何玉泉的隐逸与神秘。诗中“腹有丹光”、“眼穷地脉”等句,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内修与洞察力。结尾的“把袂神州路,共看华嵩翠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何玉泉高深学问的敬仰。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