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御史王楚鳌元戴为临川王伯达三画求题

· 张翥
双凤山人茅作屋,五云阁吏绣为衣。 写将潇洒沧洲趣,留待风流二老归。 岁月无情遗墨在,江湖多事宿心违。 寒藤古木江西道,惟有当年白雁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官员。
  • 王楚鳌:人名,字元戴。
  • 临川:地名,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 王伯达:人名。
  • 三画:指三幅画。
  • 双凤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茅作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五云阁吏:指在五云阁工作的官员。五云阁可能是官署名。
  • 绣为衣:指华丽的官服。
  • 潇洒:自然大方,不拘束。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多指山水间。
  • 二老:指两位年长的贤者或朋友。
  • 宿心违:指长久的心愿未能实现。
  • 寒藤古木:指江西道上荒凉的景象。
  • 白雁:指秋天的候鸟,常用来象征离别或远行。

翻译

山人王楚鳌在双凤山以茅草搭建房屋,阁吏张翥在五云阁穿着华丽的官服。张翥画下了自然大方的隐居生活,留待两位风流的老友归来欣赏。岁月无情,留下的墨迹依旧,但江湖多事,长久的心愿未能实现。在江西道上,只见寒藤古木,唯有当年白雁飞过,象征着离别与远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不同身份的朋友的生活状态与心愿。王楚鳌隐居山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而张翥则是官场中人,生活华丽。尽管生活环境不同,但他们都向往自然与自由,希望能与知己共享这份潇洒。诗中“潇洒沧洲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末句以“白雁飞”作结,寓意深远,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