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寄翟德温

六度他乡指月牙。旅怀无日不思家。归来漫读苏秦传,愁比他乡日更加。 贫活计,拙生涯。几人曾爱屋头鸦。一襟朱墨才经浣,土锉重亲两部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度:六次。
  • 他乡:异乡,外地。
  • 指月牙:比喻时间短暂,如月牙般转瞬即逝。
  • 旅怀:旅途中的心情。
  • 苏秦传:指《史记》中关于苏秦的传记,苏秦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
  • 贫活计:贫穷的生活。
  • 拙生涯:笨拙的生计。
  • 屋头鸦:屋檐上的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兆。
  • 一襟朱墨:指红色的衣襟和黑色的墨水,比喻文人的装束和书写工具。
  • :洗涤。
  • 土锉:土制的炊具。
  • 两部蛙:比喻蛙声,形容环境简陋,蛙声四起。

翻译

六次漂泊在异乡,如同指尖的月牙般短暂。旅途中,没有一天不在思念家乡。归来后,我读起了苏秦的传记,却发现心中的忧愁比在异乡时更加深重。

我的生活贫穷而笨拙,有几个人会喜欢屋檐上那不祥的乌鸦呢?我那红色的衣襟和黑色的墨水刚刚洗净,却又回到了简陋的土炊具旁,听着四周的蛙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曹伯启在异乡漂泊时的思乡之情和归来后的忧愁。通过对比在异乡和归家后的心情,突出了归家后的忧愁更加深重,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运用了“指月牙”、“屋头鸦”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整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