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尊师至安堂

· 郭钰
道人极目立苍茫,叹息红尘去路长。 车折秦关投虎口,马窥蜀栈战羊肠。 海天鹤送仙书到,石洞花分春酒香。 寄语往来名利客,不如学道至安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这里特指郭尊师。
  • 极目:尽力远望。
  • 苍茫:形容景色辽阔无边,模糊不清。
  • 红尘:指人世间的繁华热闹,也指纷扰的世俗生活。
  • 去路长:比喻人生的道路漫长。
  • 车折秦关:指车行至秦地的关隘,折返或受阻。
  • 投虎口: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 马窥蜀栈:指马在蜀地的栈道上窥视,形容险峻。
  • 战羊肠:比喻经历曲折艰难的战斗或旅途。
  • 海天鹤送仙书到:形容仙境般的景象,鹤作为仙鸟,送来仙人的书信。
  • 石洞花分春酒香:石洞中的花朵散发着春酒的香气,形容隐居生活的惬意。
  • 寄语:传达话语,嘱咐。
  • 往来名利客:指那些奔波于名利之间的人。
  • 学道:学习道教的修行方法,追求精神上的安宁。
  • 至安堂:指达到心灵安宁的境地。

翻译

修道之人站在高处,尽力远望那苍茫的景色,感叹人世间的繁华之路漫长而遥远。车行至秦地的关隘,仿佛投入虎口般危险;马在蜀地的栈道上窥视,经历着曲折艰难的旅途。海天之间,仙鹤送来了仙人的书信;石洞中的花朵散发着春酒的香气。我在这里传达一句话给那些奔波于名利之间的人:不如放下一切,来学习道教的修行,达到心灵安宁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远望苍茫景色的场景,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车折秦关”、“马窥蜀栈”等,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与“海天鹤送仙书”、“石洞花分春酒香”等仙境般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最后,诗人寄语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劝诫他们放弃纷扰,追求心灵的安宁,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