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夜宿淦西山绝顶

· 郭钰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àn):地名,今江西省新干县。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窅窅 (yǎo yǎo):形容深远或隐约。
  • 萧萧:形容马嘶声。
  • 云汉:银河。
  • 悬网:悬挂的网,比喻山河的险峻。
  • 冻痕:冰冻的痕迹。

翻译

夜晚登上高达千尺的山峰之巅,直到黎明才意识到回家的路途遥远。江水涨满,大船在水中显得深远而隐约,旅途中的尘土飞扬,马儿嘶鸣。山河的险峻如同悬挂的网,银河的光芒低垂,却不像桥梁那样连接。十二年来积累了多少遗憾,春天来临,这些遗憾却不能随着冰雪的融化而消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登山的孤独与遥远归途的感慨。诗中,“夜登绝顶几千尺”一句,即展现了诗人的勇气与对高处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后句“临晓始知归路遥”则表达了在黎明时分对归途遥远的无奈与感慨。诗中运用了“水满大江”、“尘飞客路”等自然景象,以及“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阔。结尾的“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遗憾的无法释怀,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带走心中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