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
我生失怙口尚乳,兄弟伶仃母孤抚。
母年六十子三十,夜共青灯守环堵。
母言夫死当从子,子当读书树门户。
治麻贸书欲教汝,织纴为衣仍衣汝。
至今游子身上衣,尚带西窗夜深雨。
今年八月拜高堂,因上西州历东土。
却闻江南张公子,自筑岑楼踰峻宇。
江湖往往见诗章,州县时时有人语。
已知温凊足滫?,雪堇冰鳞日能取。
白云却覆楼前萱,綵衣每仆楼上庑。
贞心儗报三春晖,素怀直与明月伍。
用劳讵但慕曾仲,不匮还当法姚禹。
我观浮俗苦不然,轻薄纷纷焉足数。
岂知孝者乃天常,反以非常事誇诩。
我因感君悟兹理,便欲移家成一聚。
非关族谱能相通,自爱襟怀同出处。
我今未解搆数居,千里翻令倚闾苦。
诗成蚤晚理归舸,免使庸庸等䂥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失怙 (shī hù):失去父亲。
- 伶仃 (líng dīng):孤独无依。
- 环堵 (huán dǔ):四周的墙壁,形容家境贫寒。
- 树门户 (shù mén hù):建立家族的声望。
- 治麻 (zhì má):处理麻纤维,准备纺织。
- 纴 (rèn):纺织。
- 衣汝 (yī rǔ):给你穿衣服。
- 高堂 (gāo táng):指父母。
- 温凊 (wēn jìng):指孝顺父母,使他们温暖和凉爽。
- 滫? (xiǔ yù):指孝顺的行为。
- 堇 (jǐn):一种植物,此处指食物。
- 白云却覆楼前萱 (bái yún què fù lóu qián xuān):比喻孝顺如白云覆盖在母亲的居所前。
- 綵衣 (cǎi yī):彩色的衣服,指孝顺的行为。
- 庑 (wǔ):古代房屋中的一种结构,此处指楼上的房间。
- 儗报 (nǐ bào):比拟报答。
- 三春晖 (sān chūn huī):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的恩情。
- 素怀 (sù huái):纯洁的心怀。
- 法姚禹 (fǎ yáo yǔ):效法古代的贤人。
- 浮俗 (fú sú):世俗的浅薄。
- 誇诩 (kuā xǔ):夸耀。
- 搆数居 (gòu shù jū):建造房屋。
- 倚闾 (yǐ lǘ):依靠门闾,指等待。
- 䂥珷 (yí wǔ):指平凡无奇的人。
翻译
我自幼失去父亲,还在哺乳期,兄弟们孤独无依,母亲独自抚养我们。母亲年过六十,我已三十岁,夜晚我们共同守在贫寒的家中,对着青灯。母亲说丈夫去世后应当依靠儿子,儿子应当读书建立家族的声望。她处理麻纤维换取书籍来教育我,纺织衣物给我穿。至今我身上的衣服,还带着西窗夜深时的雨痕。今年八月我拜见父母,因此游历了西部和东部。听说江南有位张公子,自建了一座高楼,超越了其他建筑。江湖上常常能见到他的诗章,州县里时常有人谈论他。得知他能够孝顺父母,每天都能提供美味的食物。白云仿佛覆盖在他母亲居所前的楼上,他穿着彩衣在楼上的房间里侍奉母亲。他的孝心比拟春天的阳光,他的纯洁心怀与明月为伍。他的行为不仅效法古代的贤人,还超越了常人的孝道。我看世俗之人大多不是这样,他们浅薄而纷纷扰扰,不足一提。岂知孝顺是天经地义的,反而以非常之事夸耀。我因此感悟到这个道理,便想搬家与张公子成为邻居。并非因为家族谱系相通,而是因为我们的胸怀和志向相同。我现在还未建好房屋,千里之外的母亲还在等待。诗成之后,我早晚会整理行装回家,免得被平凡无奇的人等同视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崇高赞颂。诗中,诗人通过回忆与母亲的共同生活,展现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和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孝顺和报答。诗人通过对张公子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家庭、孝道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