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歌赠杨彦正
忆我往岁山中居,山水娱人忘读书。钓鱼独坐溪石久,看竹每过邻人居。
苍松鹤带白云下,紫萝猿抱晴烟虚。而我扶醉骑蹇驴,谁人不道似是浣花之画图。
自从丧乱走南北,甚欲画之不可得。杨君挥翰颇风流,云山为作秋三叠。
寒雅隔浦淡微茫,老树悬崖交屈铁。门前芝草涧中石,稚子松根采残叶。
知君所画非青原,令我展转思故园。山桥野径宛相似,桂树正对梅花村。
清秋毫末瘦蛟舞,白日座上银河翻。问君何得最奇古,十载苦心思董元。
董元旧住浙江上,门对吴山耸千文。有时登高望海潮,老怀挥霍增雄壮。
遗迹百年今渐亡,战尘千里吾安往。但将此画挂高堂,清秋卧听松风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蹇驴:跛脚的驴。
- 浣花:指浣花溪,杜甫曾在此居住,其居所被称为浣花草堂。
- 丧乱:指战乱或灾难。
- 挥翰:挥毫,指作画。
- 青原:指青原山,此处可能指画的风格或地点。
- 屈铁:形容树枝弯曲如铁。
- 董元:即董源,五代南唐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吴山:山名,位于浙江杭州。
- 挥霍:此处指豪放、奔放。
翻译
回忆起我去年在山中的居住时光,山水的美景让我忘却了读书。我独自坐在溪边石头上钓鱼,每次看竹子都会经过邻居的家。苍松上的鹤带着白云飞下,紫萝中的猿猴抱着晴烟显得虚幻。而我醉酒后骑着跛脚的驴子,没有人不说这像是浣花溪的画卷。
自从战乱以来,我四处奔波,非常想画下这些景色却无法实现。杨君挥毫作画非常风流,云山在他的笔下如同秋天的三重奏。寒鸦在远处淡漠地飞过,老树在悬崖上弯曲如铁。门前的芝草和涧中的石头,我的孩子在松树根旁采摘残叶。
我知道你所画的并非青原山,这让我辗转反侧思念我的故园。山桥和野径与你画中的相似,桂树正对着梅花村。清秋时节,笔尖下的蛟龙舞动,白日里座上的银河翻腾。问你如何能画得如此奇古,十年来你苦心思索董源的画法。
董源曾住在浙江之上,门前对着吴山耸立千丈。有时他登高望海潮,老怀豪放增添雄壮。百年过去,他的遗迹渐渐消失,战尘千里,我该何去何从。只愿将这幅画挂在高堂之上,清秋时节卧听松风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山中宁静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战乱动荡的无奈。诗中描绘的山中景色生动而富有意境,如“苍松鹤带白云下,紫萝猿抱晴烟虚”等句,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同时,诗人对杨君画作的赞美,透露出对艺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尾处对董源画法的提及,不仅是对前辈画家的致敬,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继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