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谩成:随意写成。
- 覃至化:广泛深入的教化。
-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 忝:谦词,表示自己不配或不称职。
- 迢递:遥远。
- 间关:形容路途艰难。
- 团栾:圆形的,这里指圆形的灯笼,引申为团圆。
- 申浦:地名,可能是指上海一带。
- 君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吴风:吴地的风俗。
- 纯已散:纯朴的风俗已经消失。
- 楚语:楚地的方言。
- 朱夫子:对朱伯海的尊称。
- 论文:讨论文学。
- 释永叹:解除长久的叹息。
翻译
随意写成寄给朱伯海主簿的诗。
在圣明的朝代,我这个贫穷的读书人忝居微职。 千里迢迢,路途艰难,历经万般波折。 在山城居住,感到寂寞,灯火让我想起家的团圆。 申浦一带烟尘弥漫,君峰的草木也显得寒凉。 吴地的纯朴风俗已不复存在,楚地的方言难以辨别。 幸好有朱夫子,与我讨论文学,解除了我长久的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曹伯启在远离家乡的异地为官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迢递踰千里,间关历万端”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山城居寂寞,灯火忆团栾”则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申浦烟尘暗,君峰草木寒”的描写,进一步以景生情,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凄凉感受。最后,与朱夫子的文学交流成为慰藉,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