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翟沈二文学岁暮登宴嬉台

一雨开新霁,长空绝点埃。 眼明初出郭,心远乍登台。 矮塔培黄壤,摧碑渍绿苔。 几人遮日去,双燕受风回。 稚柳沿新堑,神祠映古堆。 翠峰依旧好,金菊为谁开。 日夕牛羊下,天寒鸟雀哀。 黄流随去住,元气接周回。 风帚谁操执,云衣自剪裁。 松杉诚异质,樗栎谩多材。 效北衣冠变,平南士卒来。 功名殊未已,伏腊迭相催。 吊古情何益,哦诗愧不才。 归欤风景暮,携友且衔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宴嬉台:古代的一种宴会场所。
  • 新霁:刚放晴的天气。
  • 遮日:遮挡阳光。
  • 稚柳:嫩柳。
  • 新堑:新挖掘的壕沟。
  • 神祠:供奉神灵的祠堂。
  • 映古堆:映照着古老的土堆。
  • 翠峰:青翠的山峰。
  • 金菊:黄色的菊花。
  • 日夕:傍晚。
  • 天寒:天气寒冷。
  • 黄流:黄河的水流。
  • 元气:大自然的生命力。
  • 周回:环绕四周。
  • 风帚:风像扫帚一样。
  • 樗栎:chū lì,两种树木,常用来比喻无用之材。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和礼帽,这里指士人的风范。
  • 平南:平定南方。
  • 士卒:士兵。
  • 伏腊:古代的两种祭祀,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哦诗:吟诗。
  • 归欤:归去吧。

翻译

一场雨后,天空放晴,万里无云。 刚出城时,心情愉悦,登上宴嬉台。 矮小的塔楼被黄土覆盖,残破的碑文上长满了绿苔。 几人遮挡着阳光离去,双燕迎风飞回。 嫩柳沿着新挖的壕沟生长,神祠映照着古老的土堆。 青翠的山峰依旧美丽,黄色的菊花为谁而开? 傍晚时分,牛羊下山,寒冷中鸟雀哀鸣。 黄河的水流随波逐流,大自然的生命力环绕四周。 风像扫帚一样清扫着,云朵自由地剪裁着。 松杉的确有着不同的品质,而樗栎虽多却无用。 北方的衣冠风范已变,南方的士兵也已到来。 功名还未结束,时间的流逝不断催促。 吊古之情有何益处,吟诗之才我自愧不如。 归去吧,风景已暮,携友共饮一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色和登台远眺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新霁的天空、黄土覆盖的塔楼、绿苔的碑文等,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变迁。同时,通过对北方衣冠和南方士卒的对比,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结尾处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友情的情怀。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