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

· 张昱
命酒徵歌记往年,玉堂遂有梦相牵。 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 季世人材思管乐,盛时戎马说幽燕。 张骞惯识天河路,俯仰乾坤一慨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家、学者聚集之地。
  • 鱼缄尺素:指书信,古代书信用鱼形的封缄和尺长的素绢。
  •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白绢,常用于书信。
  • 季世:末世,指一个时代的末期。
  • 管乐:指管仲和乐毅,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幽燕: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一带。
  •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探险家,曾出使西域。
  • 天河:即银河。

翻译

记得往年我们在玉堂中举杯歌唱,如今那美好的日子只能在梦中追忆。 虽然书信往来频繁,但那些空洞的言辞终究让人感到悲哀。 在这个末世,人们渴望像管仲和乐毅那样的人才,而在盛世,人们谈论的是幽燕的战马。 张骞熟悉通往天河的路,我俯仰天地,不禁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往昔玉堂欢聚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一句,深刻揭示了书信往来虽多,但内容空洞,无法慰藉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通过对季世和盛时的对比,以及对张骞探险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