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天民韵三首

三春风雨似梅天,欲过苏端履错然。 阿阁不闻仪彩凤,郊关是处有饥鸢。 秫荒乏酿茶为酒,鱼熟难赊米当钱。 见说卦爻增著述,研池滴露费摩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
  • 梅天:梅雨季节,通常指初夏时节的阴雨天气。
  • 苏端:指苏州,这里可能指苏州的端门,即苏州城的正门。
  • 履错然:鞋子错乱的样子,形容匆忙或混乱。
  • 阿阁: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泛指宫殿。
  • 仪彩凤:指宫中美丽的凤凰图案,这里比喻宫中的美好景象。
  • 郊关:郊外的关口,泛指边远地区。
  • 饥鸢:饥饿的鹰,比喻困苦的人民。
  • 秫荒:指庄稼歉收。
  • 乏酿:缺乏酿造的原料。
  • 研池:砚台中的墨水。
  • 摩编:指研读和编写书籍。

翻译

春季的雨水连绵不断,仿佛梅雨季节,我想要前往苏州,却因匆忙而鞋子错乱。宫殿中不再听到凤凰的美丽传说,而边远地区到处可见饥饿的鹰。庄稼歉收,酿酒的原料缺乏,只能用茶来代替酒;鱼虽然熟了,却难以用它来换取米,只能用米来当钱。听说卦象和爻辞增加了新的著述,我便在砚台中滴入墨水,费心研读和编写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诗中通过对“三春风雨”、“饥鸢”、“秫荒”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艰难。同时,诗人通过“履错然”、“乏酿”、“米当钱”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自己在物质匮乏中的无奈和挣扎。最后,诗人转向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研池滴露”、“摩编”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