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湖小影图赠刘文周

· 郭钰
龙湖春水浮翠烟,柳丝千尺繫渔船。 渔歌唱得归来篇,龙湖秋月浸寒玉。 桂花香压樽中绿,琴声弹作高山曲。 斯人何似似飞仙,是谁妙手分清妍。 人间今日画图传,薛荔分阴网茆屋。 露泻空青沐松菊,白鹤归来晨自沐。 苍龙玩珠湖水寒,虹光飞逗霜毫端。 赋诗写遍青琅玕,世上功名舞豪杰。 白发青衫腰屡折,谁肯山中采薇蕨。 君心直与古人期,朱颜绿鬓人莫窥。 如何画史能相知,彭郎意匠自奇绝。 使我一见神飞越,小山招隐歌三叠。 我家更在深山深,彭郎何日能相寻。 画我高秋桂树林,桂林近接龙湖上。 与君杖屦共往还,何须更看青松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湖:指湖泊名,此处可能为诗人所指的特定湖泊。
  • 翠烟:青绿色的烟雾,形容水面上朦胧的美景。
  • (xì):系,绑。
  • 渔歌:渔民在捕鱼时唱的歌。
  • 归来篇:指渔歌中表达归家之意的部分。
  • 浸寒玉:比喻秋月照在湖面上,湖水显得清冷如玉。
  • (zūn):古代的酒器。
  • 高山曲:指琴曲,比喻琴声高远。
  • 飞仙:指仙人,形容人超凡脱俗。
  • 分清妍:分辨出美丽之处。
  • 薛荔(xuē lì):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
  • 网茆屋:用茅草编织的屋顶。
  • 露泻空青:露水滴落在青翠的植物上。
  • 沐松菊:沐浴在松树和菊花的香气中。
  • 苍龙:指青色的龙,此处可能指某种自然景观。
  • 虹光:彩虹的光芒。
  • 霜毫端:指笔尖,比喻书写或绘画的工具。
  • 青琅玕(láng gān):指青色的美玉,比喻诗文的美好。
  • 腰屡折:形容多次弯腰,比喻屈服或谦卑。
  • 采薇蕨:采摘薇和蕨,古代隐士常以此为食。
  • 朱颜绿鬓:指年轻时的美好容颜。
  • 画史:指画家。
  • 意匠:指构思和设计。
  • 神飞越:精神飞扬,形容心情激动。
  • 小山招隐:指邀请隐居在小山中。
  • 杖屦(jù):指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青松障:指青松形成的屏障,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龙湖春天的水面漂浮着翠绿的烟雾,千尺长的柳丝系着渔船。渔民唱着归家的歌谣,龙湖秋天的月亮照耀着寒冷如玉的水面。桂花的香气压过了酒杯中的绿色,琴声弹奏出高山般的曲调。这样的人似乎像是飞翔的仙人,是谁的妙手分辨出了这清丽的美景。如今这幅画在人间流传,薛荔的阴影覆盖着茅草屋。露水滴落在青翠的松菊上,白鹤在清晨自己沐浴。苍龙玩弄着湖中的珍珠,湖水寒冷,彩虹的光芒飞溅到笔尖。我赋诗写遍了青色的美玉,世上的功名让英雄豪杰们舞动。白发和青衫让人屡次弯腰,谁还愿意在山中采摘薇和蕨。你的心与古人相期,红润的面容和绿色的鬓发无人能窥见。为何画家能如此了解你,彭郎的构思和设计真是奇绝。让我一见之下精神飞扬,小山邀请隐居,歌声三叠。我家更在深山深处,彭郎何日能来寻访。画我高秋的桂树林,桂林靠近龙湖,与你一同行走。何必再看青松屏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龙湖四季变换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翠烟”、“寒玉”、“飞仙”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通过对渔歌、琴声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结尾处对画家的赞美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