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欧阳伯庸
往年读书竹深处,君家叔父相宾主。
一门群从君最奇,赋诗已有惊人句。
秋高沆瀣泻金茎,日迥瑶台森玉树。
边烽飞度吴江浦,燕归尽失旧门户。
十五年间百忧集,相逢不敢诉艰苦。
昨者见君俱老苍,形容虽变气如故。
青眼惟逢旧客开,素衣不受缁尘污。
松下长琴按新谱,流水高山必自语。
听者不知复不顾,始见高人有真趣。
乃仍食贫忍羁旅,俯仰词林谁比数。
射工伺影江波暮,长日闭门傲寒暑。
云松千尺冥冥风,野桃三月潇潇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沆瀣 (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 金茎:指铜柱,比喻高耸的物体。
-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森:茂密,众多。
- 玉树:神话中仙树,比喻才貌出众的人。
- 边烽:边境的烽火,指战争。
- 燕归:燕子归来,比喻人归家。
- 老苍:形容人老态龙钟。
- 青眼:指对人喜爱或重视。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无瑕。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流水高山: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
- 射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能含沙射影害人。
- 词林:指文学界或诗词创作的领域。
翻译
往年我在竹林深处读书,你的叔父家成了我们的宾主。你们家族中的众多子弟中,你最为出众,赋诗时已有令人惊叹的句子。秋高气爽时,夜间的露水如金茎般闪耀,日光下瑶台仙境中的玉树茂密。边境的烽火飞过吴江浦,燕子归来却找不到旧时的门户。十五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忧愁,相见时却不敢诉说各自的艰辛。昨天见到你,我们都已老态龙钟,虽然形容改变,但气质依旧。你只对旧友展露喜爱,保持清白不受世俗污染。松树下,你弹奏着新谱的长琴,流水高山般的音乐必定自言自语。听者不知也不顾,这才见得高人真正的趣味。你依然忍受着贫穷和旅途的艰辛,在文学界中谁又能与你相比。射工在江波的暮色中伺机而动,你却整日闭门,傲视寒暑。云松千尺在冥冥风中摇曳,野桃在三月的潇潇雨中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其友人欧阳伯庸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诗中通过对往昔读书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两人年轻时的才华与志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两人都已老去,但他们的精神气质和文学追求依旧不变。诗中“青眼惟逢旧客开,素衣不受缁尘污”等句,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结尾处的自然景象,如“云松千尺冥冥风,野桃三月潇潇雨”,则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