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秋日三首

· 张翥
水绕云回万里川,鸟飞不下草连天。 歌残敕勒风生帐,猎罢阏氏雪没鞯。 红颊女儿花作队,紫髯都护酒如泉。 时巡岁岁还京乐,别换新声被管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敕勒(chì lè):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阏氏(yān zhī):古代匈奴对其君主妻子的称呼。
  •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 紫髯都护:指边疆的将领。
  • 时巡:指皇帝的巡视。

翻译

水环绕着云雾回旋的万里江川,鸟儿飞过也不愿落下,因为草地连绵无际。歌声随着敕勒的风飘扬在帐篷间,狩猎结束后,阏氏的身影被雪覆盖,连马鞍下的垫子也看不见了。红润面颊的女孩们像花一样成群结队,紫髯的边疆将领们饮酒如泉。每年皇帝巡视回京时,都会换上新的乐曲,被管弦乐声所包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边疆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生活的热闹场景。诗中“水绕云回万里川”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边疆的辽阔,而“鸟飞不下草连天”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自然的原始美。后两句通过对歌声和狩猎的描写,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风情。最后两句则反映了皇帝巡视时的盛况和京城的繁华,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疆的壮美,又体现了京城的繁华,是元代边塞诗的佳作。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