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倡条:指杨柳枝条,因其柔软多姿,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婀娜。
- 赤阑桥:红色的栏杆桥,此处可能指具体的桥梁,也可能泛指桥。
- 燕姹莺娇:形容春天的燕子和黄莺,姹和娇都是形容词,意为美丽、娇媚。
- 董娇娆:古代美女名,此处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翻译
湖边小路上,春光摇曳,杨柳多情,偏偏认识那柔软的枝条。画船系在红色的栏杆桥边。花儿飘落,人已离去,绿叶暗淡,雨也停了。 东风无力,扶不起那恼人的春愁,只能空自怜爱那燕子和黄莺的娇媚。舞衣上的香气已冷,董娇娆般的美丽也已消逝。相思之情无限,恨意犹存,仿佛还是旧日宫中的纤腰女子。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光、湖路、杨柳、画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湖边的景象。通过“倡条”、“赤阑桥”等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多情与美丽。后句中的“燕姹莺娇”、“董娇娆”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女子的美丽来象征春天的美好。然而,“舞衣香冷”、“相思无限恨”等句,又透露出一种春光易逝、美好不再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无限留恋与相思之苦。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词人张翥的高超艺术造诣。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 》 —— [ 元 ] 张翥
- 《 除夕 》 —— [ 元 ] 张翥
- 《 四月十四日习仪白塔寺有旨翥升院判 》 —— [ 元 ] 张翥
- 《 马上望江南诸峰 》 —— [ 元 ] 张翥
- 《 六州歌头 · 孤山寻梅 》 —— [ 元 ] 张翥
- 《 闻蝉 》 —— [ 元 ] 张翥
- 《 代祀湄洲天妃庙次直沽 》 —— [ 元 ] 张翥
- 《 寄平江开元寺雪窗光公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