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钦惟心山房三首

· 张翥
普照南徐寺,苍苍祗树林。 驮经惟白马,布地尽黄金。 午梵钟声远,寒灯殿影深。 由来世界黑,谁与一明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普照:普遍照耀。
  • 南徐:地名,指江苏镇江一带。
  • 祗树林:指佛教寺庙周围的树林。
  • 驮经:指用马匹运送佛经。
  • 白马:指驮经的白马。
  • 布地:铺满地面。
  • 黄金:比喻金色的树叶或佛寺的辉煌。
  • 午梵:午间的梵音,即寺庙中的诵经声。
  • 寒灯:指寺庙中昏暗的灯光。
  • 殿影:寺庙大殿的影子。
  • 世界黑:比喻世间的纷扰和黑暗。
  • 明心:指心灵的明澈和觉悟。

翻译

在南徐的寺庙,阳光普照,苍翠的祗树林环绕。 唯一驮经的是白马,地面铺满了金色的辉煌。 午间的梵音远远传来,寒灯下殿影深沉。 世间本是纷扰黑暗,谁能在此明澈心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寺庙景象,通过“普照”、“祗树林”、“白马驮经”等意象,展现了佛教圣地的神圣与辉煌。诗中“午梵钟声远,寒灯殿影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结尾的“由来世界黑,谁与一明心”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觉悟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内心清净的渴望。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