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
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
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
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坂(lǒng bǎn):指陇山,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 崎岖(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
- 晴川:晴朗的河流,这里指家乡的河流。
- 乡里:家乡。
- 流离:因战乱或灾难而四处漂泊。
- 肝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遐征:远行。
- 同室子:同住一室的人,这里指家人。
- 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同根生: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 吾洒:我洒。
- 古今泪:指古今人们的泪水。
- 陇头水:陇山上的水,这里比喻泪水。
翻译
陇山的山路多么崎岖,行走的人们啊,暂且停下脚步。 抬头远望晴朗的河流,心中遥想着故乡。 四处流离,肝肠寸断,悲伤的歌声无法停止。 我一人已踏上远行的路,心中永远挂念着家中的亲人。 就像那随风四散的转蓬,虽然我们同根生,却不能同根死。 我洒下的泪水,比陇山上的水还要多,那是古今人们的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行人在陇山崎岖山路上的深情回望与无尽思念。通过“晴川”与“乡里”的对比,表达了行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诗中“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直抒胸臆,展现了行人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悲痛心情。末句以“古今泪”与“陇头水”作比,抒发了对亲人离散、生死相隔的深沉哀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 —— [ 元 ] 张翥
- 《 送蒙古僧印空岩黄龙寺 》 —— [ 元 ] 张翥
-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 [ 元 ] 张翥
- 《 九日书似北山上人 》 —— [ 元 ] 张翥
- 《 自誓 》 —— [ 元 ] 张翥
-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 [ 元 ] 张翥
- 《 天香室为四明定水复见心禅师赋 》 —— [ 元 ] 张翥
- 《 怀翟文中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