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书似北山上人

· 张翥
老年尤惜过芳时,篱下黄花值闰迟。 夜雨有愁如湿絮,秋风无发可吹丝。 劳魂数数还乡梦,往事茫茫感兴诗。 满腹精神浑减尽,一杯谁与共襟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
  • 书似:书信给。
  • 北山上人:指居住在北山的僧人。
  • 尤惜:特别珍惜。
  • 芳时:美好的时光。
  • 值闰迟:因为闰月而延迟。
  • 湿絮:湿透的棉絮,比喻心情沉重。
  • 吹丝:吹动琴弦,指弹琴。
  • 劳魂:疲惫的灵魂。
  • 数数:多次。
  • 感兴诗:因感触而作的诗。
  • 襟期:志趣,抱负。

翻译

重阳节时,我写信给北山的僧人。 年纪越大,我越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篱笆下的黄花因为闰月而开得晚了一些。 夜晚的雨让我忧愁如湿透的棉絮,秋风中我已无发可吹动琴弦。 我疲惫的灵魂多次梦回故乡,往事茫茫,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我满腹的精神已经消磨殆尽,此时有谁与我共饮,分享我的志趣和抱负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老年尤惜过芳时”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后文通过“夜雨有愁如湿絮”和“秋风无发可吹丝”等意象,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忧愁和无力感。结尾的“满腹精神浑减尽,一杯谁与共襟期”则流露出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