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上人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陨 (yǔn):落下,这里指树叶凋落。
- 振锡 (zhèn xī):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为僧侣常用的法器。
- 浮沤 (fú ōu):水面的泡沫,比喻世事无常,转瞬即逝。
- 头颅 (tóu lú):指人的头部,这里比喻个人的一生。
- 诗瘢 (shī bān):诗的痕迹,指诗人留下的诗作。
- 一苇航 (yī wěi háng):比喻船只,这里指乘船渡水。
- 王气 (wáng qì):指帝王之气,这里指南京(钟陵)的历史辉煌。
- 郁苍 (yù cāng):形容树木茂盛,也指山林的深邃。
- 鸾翔凤翥 (luán xiáng fèng zhù):形容凤凰飞翔,比喻美好的景象或高贵的气质。
- 龙蟠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形容地势险要,也比喻英雄豪杰的居所。
- 电露 (diàn lù):闪电和露水,比喻短暂和无常。
- 编茅 (biān máo):用茅草编织,指简陋的居所。
翻译
孤城秋深,万木凋零,夜夜秋风声声入危枕。长游之人正似山中修行者,持锡杖出行,正值菊花盛开之际。红尘如波,渺茫于沧海,沧海桑田,世事几经变迁。上人看世事如浮沤,转瞬即逝,一生只留下诗作的痕迹。钱塘江近在咫尺,可乘一叶扁舟航行,钟陵的王气与郁郁葱葱的山林相连。昔日的辉煌已久消歇,今日的龙蟠虎踞之地也感悲凉。上人视自身如电露,自谓无来无去。人间兴废皆如此,只适合在山中编茅而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孤城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红尘与沧海、人世与山中的不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浮沤”、“诗瘢”、“一苇航”等,生动地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土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