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楼小宴分韵得头字

· 陈镒
西风浩荡吹衣裘,天气渐冷黄花秋。 山城酒熟方新篘,虽非九日堪追游。 今朝偶出招朋传,携尊采菊登高楼。 雕盘乌几罗珍羞,一觞一咏相赓酬。 蟾光当窗青入眸,珠帘倒挂珊瑚钩。 晓霞绚彩晴未收,白蘋掩映波光浮。 醉酣更觉忘百忧,胸中世故散不留。 诗成复作商声讴,他人能有此乐不。 丈夫命达当封侯,未达自分归林丘。 我闻弘景不出休,何须更画金笼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ōu):滤酒。
  • 乌几:黑色的几案。
  • 珍羞:珍贵的食物。
  • 赓酬:互相酬答。
  • 蟾光:月光。
  • :眼睛。
  • 珠帘倒挂珊瑚钩:形容珠帘用珊瑚钩挂起,显得华丽。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歌唱。
  • 弘景:指古代隐士,不愿出仕。
  • 金笼头:比喻束缚人的官职或地位。

翻译

西风浩荡,吹动衣裳,天气渐渐转冷,黄花盛开的秋天。山城里的酒已经酿好,虽然不是重阳节,但仍可尽情游玩。今天偶然外出,邀请朋友,带着酒,采着菊花,登上高楼。雕花的盘子和黑色的几案上摆满了珍贵的食物,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互相酬答。月光照进窗户,青色映入眼帘,珠帘用珊瑚钩挂起。早晨的霞光绚丽多彩,还未消散,白色的蘋草在波光中摇曳。醉意中更觉得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心中的世事烦恼都消散了。诗作完成后,又唱起了商调的歌曲,不知道别人是否也有这样的乐趣。大丈夫命运通达时应当封侯,如果未达,自然会选择归隐山林。我听说弘景这样的隐士不愿出仕,何须再画上金笼头来束缚自己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山城中的宴饮场景,通过西风、黄花、酒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诗中“携尊采菊登高楼”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雅致,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文通过“醉酣更觉忘百忧”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心境。结尾处提到“弘景”和“金笼头”,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热爱。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