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栝士朱矩方画五松

· 张翥
隐君业在栝溪东,种就长松倚翠空。 一夕蛟龙起春雨,满山鳞甲动天风。 也知造物生来异,未许烟霞画得同。 想见青田旧巢鹤,时时来唳白云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栝(guā):一种树,即桧树。
  • 隐君:隐士。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能引发洪水。
  • 鳞甲:指松树的树皮,因其纹理似鳞甲。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也泛指山水景色。
  • 青田:地名,也指青色的田野。
  • 唳(lì):鸟类高声鸣叫。

翻译

隐士的产业位于栝溪的东边,他种下的长松倚靠着碧空。 一夜春雨过后,蛟龙似乎在雨中腾起,满山的松树如同鳞甲在风中舞动。 我深知自然创造之物生来就与众不同,这样的景色是烟霞画卷所无法完全捕捉的。 想象中,青田旧时的巢鹤,时常在白云中高声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士在栝溪东种植的长松,通过“蛟龙起春雨”和“鳞甲动天风”的生动比喻,展现了松树在风雨中的雄伟与生命力。诗中“造物生来异”一句,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而“烟霞画得同”则暗示了自然之美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结尾的“青田旧巢鹤”和“白云中”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超脱,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