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婆罗门引和李廷弼韵就庆初度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犹然火甑之间。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
风亭月轩。更何用、种琅玕。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群鸟声里,又惊觉、黄粱梦一番。沉醉后、处处麇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 火甑:古代用来蒸食物的陶器。
- 霖雨:连绵不断的大雨。
- 河关:河流和关隘。
- 忧民老子:忧国忧民的老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 风亭月轩:风雅的亭子和月下的轩阁。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节操:品德和操守。
- 投闲:退休或闲居。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想或短暂的幸福。
- 麇山:麇集的山峰,这里指群山。
翻译
井边的梧桐叶下,西风吹拂,正欢喜地洗净尘世的容颜。然而,我仍像在蒸笼般的环境中。是谁酿造了这场连绵的大雨,带来了满河关的清爽气息。这让我这个忧国忧民的老人,顿时感到心宽。
风雅的亭子和月下的轩阁,更不需要种植美玉。我自有平生的品德和操守,尚未老去便已退休闲居。在群鸟的鸣叫声中,又惊觉那黄粱梦不过是一番虚幻。沉醉之后,处处是麇集的山峰。
赏析
这首作品以西风、井梧、霖雨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清新的向往。诗中“忧民老子”的自称,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通过“黄粱梦”的比喻,揭示了人生虚幻无常的哲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