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大用隐居饭牛山

· 张翥
山田多白石,阳陂足丰草。 瘦地费牛力,饭之当宿饱。 近午牛背热,出耕须及早。 解纼休树阴,念此觳觫老。 隐居抱正学,逍遥事幽讨。 商歌干齐侯,戚也岂知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陂(bēi):向阳的山坡。
  • 宿饱:一宿之饱,即一夜的饱足。
  • (zhèn):牛鼻绳。
  • 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 商歌:悲凉的歌。
  • :忧愁,悲伤。

翻译

山中的田地多白石,向阳的山坡草木茂盛。 贫瘠的土地使牛劳作费力,喂饱它应当让它一夜饱足。 接近中午时牛背发热,出外耕作必须趁早。 解开牛鼻绳让它在树荫下休息,想到这头老牛因恐惧而发抖。 隐居在此坚守正道学问,自在地探寻幽深之事。 悲凉的歌声传到齐侯那里,忧愁啊,他岂能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士林大用在山中隐居的生活场景,通过山田、白石、丰草等自然元素,展现了隐居环境的宁静与贫瘠。诗中对牛的描写,体现了隐士对劳作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动物的同情。后两句通过商歌与齐侯的对比,表达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情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