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居九日:指在家中度过的重阳节。
- 病馀:病后。
- 不胜秋:难以承受秋天的寒意。
- 索裘:寻找或穿上皮衣。
- 安得:如何能够。
- 从教:任由。
- 螟蛉有子:螟蛉是一种害虫,这里比喻不良的事物。
- 宁嫌祝:宁愿嫌弃祝福。
- 蛱蝶无知:蛱蝶,一种蝴蝶,这里指无知的生物。
- 底用愁:何须忧愁。
- 却笑:反而笑。
- 凄凉:形容心情或景象的孤寂悲凉。
- 犹忆:仍然记得。
- 少年游:年轻时的游玩。
翻译
病后,我这瘦弱的身躯难以承受秋天的寒意,早起时感到寒冷,已经需要穿上皮衣。如何能够在重阳节这天喝到酒,让自己醉倒,任由花朵为老人的我感到羞愧。宁愿嫌弃那些不良事物的祝福,无知的蝴蝶又何须忧愁。反而笑那些江湖上的旧日诗客,他们凄凉地回忆着年轻时的游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在重阳节的孤寂感受。诗中,“病馀瘦骨不胜秋”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也反映了秋天的凄凉。诗人在重阳节这个本应欢聚的日子里,却感到孤独和无奈,只能通过回忆少年时的游玩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题铁石骢马图 》 —— [ 元 ] 张翥
- 《 赠吴士桑饶 》 —— [ 元 ] 张翥
- 《 意难忘妓杨韵卿以善歌求赋 》 —— [ 元 ] 张翥
- 《 北归四月一日舟至市泾 》 —— [ 元 ] 张翥
- 《 天竺山中访项可立不遇 》 —— [ 元 ] 张翥
- 《 七月一日之集庆望日次锡山宿玄文馆 》 —— [ 元 ] 张翥
- 《 九月八日陪危太朴偕梁九思游城南三学寺万寿寺 》 —— [ 元 ] 张翥
- 《 重赋明山歌送胥式有仪还武昌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