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农叹
漷南有农者,家仅一两车。
王师征淮蔡,官遣给军储。
翁无应门儿,一身老当夫。
劳劳千里役,泥雨半道途。
到军遭焚烹,翁脱走故闾。
车牛力既尽,户籍名不除。
府帖星火下,尔乘仍往输。
破产不重置,笞箠无完肤。
翁复徒手归,涕洟满敝襦。
问家墙屋在,榆柳馀残株。
野雉雊梁间,狐狸穴阶隅。
老妻出佣食,四顾筐箧无。
有司更著役,我实骨髓枯。
仰天哭欲死,醉吏方歌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漷 (huǒ):地名,今河南省漷县。
- 两车:指两辆牛车。
- 王师:指元朝的军队。
- 征淮蔡:指元朝对淮蔡地区的军事行动。
- 官遣:官方派遣。
- 应门儿:看门的孩子。
- 老当夫:年老的男子。
- 焚烹:焚烧和烹煮,这里指军队的残酷对待。
- 故闾:故乡的村子。
- 府帖:官方的文书。
- 星火:比喻急速。
- 笞箠 (chī chuí):鞭打。
- 涕洟 (tì yí):眼泪和鼻涕。
- 敝襦 (bì rú):破旧的衣服。
- 雉 (zhì):野鸡。
- 雊 (gòu):野鸡叫。
- 穴阶隅:在台阶角落挖洞。
- 佣食:做佣工以换取食物。
- 筐箧 (kuāng qiè):筐子和箱子,这里指家中的财物。
- 有司:指官府。
- 著役:指征召服役。
- 骨髓枯:比喻极度贫困和疲惫。
- 醉吏:醉酒的官吏。
翻译
漷南有一位农民,家中只有两辆牛车。元朝的军队征讨淮蔡,官方派遣他供给军需。老人没有看门的孩子,自己一人年老却要服役。辛苦地奔波千里,途中泥泞又下雨。到达军营后遭到残酷对待,老人逃回故乡。牛车已经筋疲力尽,但户籍上的名字还未被除去。官方的文书急速下达,他仍需继续运送。家产已经破败无法重新购置,鞭打之下身体无完肤。老人空手回家,泪流满面,衣衫褴褛。询问家中情况,只见墙屋尚存,榆树和柳树只剩下残株。野鸡在梁间叫唤,狐狸在台阶角落挖洞。老妻出去做佣工以换取食物,四处寻找家中已无财物。官府再次征召服役,老人实在筋疲力尽。仰天痛哭欲死,而醉酒的官吏却在欢歌笑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时期一位农民的悲惨遭遇,通过对其家庭困境和个人苦难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诗中,老人的孤独、辛劳、逃亡和绝望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与官府的冷漠和军队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老人的遭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普通百姓深切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味的现实主义诗作。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清明日偕李钦嗣游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 —— [ 元 ] 张翥
- 《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 》 —— [ 元 ] 张翥
- 《 金山桥上闻苑池荷香 》 —— [ 元 ] 张翥
-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 [ 元 ] 张翥
- 《 初度日病起不能饮诸友载酒集书楼偶赋见意 》 —— [ 元 ] 张翥
- 《 中秋乐陵驿玩月 》 —— [ 元 ] 张翥
- 《 虞美人 》 —— [ 元 ] 张翥
- 《 分题若邪溪送别胡一中允文录事之绍兴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