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寄张蓝山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四海如公知己少,有心日日相追逐。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北风。
  • 蓬窗:简陋的窗户。
  • 幽独:孤独。
  • 蓝山老子:指张蓝山,作者的朋友。
  • 挑灯:点灯。
  • 辞与理:言辞和道理。
  • :深厚。
  • 鬓毛如鹤:形容头发白如鹤羽。
  • 目睛如鹘:形容眼睛锐利如鹘。
  • 濯缨亭:地名,可能指作者与张蓝山常去的地方。
  • 萦纡:曲折环绕。
  • 重复:重叠。

翻译

在古老树木和寒藤的环绕下,河岸边,我孤独地宿在船上。整夜的雨,加上北风,掀起的浪花比屋顶还高。醒来时,船窗边无人共语,此刻我正自感孤独。心想,蓝山老友送来了诗,我便点灯阅读。

诗中的言辞和道理,都十分充足。自从分别后,我的情感更加深厚,想象你的鬓发已如鹤羽般白,眼神锐利如鹘。在这世上,像你这样的知己少之又少,我真希望每天都能与你相伴。只是遗憾濯缨亭太远,水路曲折,山路重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孤独地宿在船上的情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朔风吹浪,浪高于屋”生动地描绘了恶劣的天气,而“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则深刻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后文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想象和对友情的渴望,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张之翰

元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