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远山如遁藏,近山如见逼。 老夫缓策行,超遥历阡陌。 清风动林木,浮岚上巾帻。 云雾自远来,忽觉川陆黑。 霏微数点雨,顾视衣不湿。 野色含苍茫,如游化人国。 平生喜清景,揽之欲杯吸。 讵惟可乐饥,亦足已沈疾。 幽閒自能年,直恐人未识。 千载桃源春,莫谓访无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藏(dùn cáng):隐匿,隐藏。
  • 见逼:逼近,靠近。
  • 策行:拄着拐杖行走。
  • 超遥:遥远,这里指漫步。
  • 阡陌(qiān mò):田间的小路。
  • 浮岚(fú lán):飘动的山雾。
  • 巾帻(jīn zé):头巾。
  • 霏微(fēi wēi):细雨飘洒的样子。
  • 苍茫(cāng máng):广阔无边,模糊不清。
  • 化人国:神话中的仙境。
  • 揽之:拥抱,享受。
  • 讵惟(jù wéi):岂止,不仅仅。
  • 已沈疾:治愈沉重的疾病。
  • 幽閒(yōu xián):幽静闲适。
  • 直恐:恐怕,担心。
  • 化人国:神话中的仙境。

翻译

远处的山峦仿佛隐匿起来,近处的山峰则似乎逼近眼前。我缓缓地拄着拐杖行走,漫步穿越田间小路。清风轻拂林木,飘动的山雾轻轻触碰我的头巾。云雾从远方涌来,突然间大地和河流都变得昏暗。细雨飘洒,几滴雨点落下,回头一看,衣服并未被淋湿。野外的景色苍茫广阔,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仙境。我一生喜爱这样的清幽景色,想要拥抱它,仿佛可以饮下一杯美景。这不仅仅可以充饥,也足以治愈我沉重的疾病。在这幽静闲适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只是恐怕别人无法理解。千年的桃花源春光依旧,不要以为寻访它没有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郊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远近山峦的对比、清风林木的生动描绘,以及云雾雨点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神秘。诗中“野色含苍茫,如游化人国”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