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葛岭玛瑙寺僧芳洲有古琴二一名石上枯一名蕤宾铁为赋诗二首

· 高明
葛仙岭上瞿昙宫,老僧雪眉覆双瞳。奇琴久蓄款识古,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 忆昔蛟龙宅其涘,霹雳斩龙树亦死。道人作琴傍水弹,几夜湘江泣帝子。 迩来居我玛瑙坡,声价压倒伽陀罗。嵇心羊体妙相得,有耳不听西湖歌。 松窗茶屋梦初醒,别鹤凄凄怨烟岭。隔水逋仙夜不眠,听尽梅花山月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昙宫:指佛教寺庙。
  •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 零陵:地名,在今湖南省。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常与龙混用。
  • 霹雳:雷电。
  • 湘江: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
  • 帝子:指湘江的传说中的帝王之子。
  • 伽陀罗:一种印度乐器,此处可能指其他珍贵的乐器。
  • 嵇心羊体:嵇康的心思和羊祜的体态,两人均为古代著名音乐家。
  • 别鹤:指琴曲《别鹤操》。
  • 逋仙:指隐居的仙人。

翻译

在西湖葛岭上的玛瑙寺,有一位老僧,他的双瞳被雪白的眉毛覆盖。他珍藏了两把古琴,一把名为“石上枯”,另一把名为“蕤宾铁”。据说这两把琴是由零陵水边石上的枯桐木制成,那块木头原本生长在蛟龙栖息的水边,后来被雷电击中,树木虽死,但其木制成的琴却流传了下来。

老僧曾在湘江边弹奏这把琴,琴声如泣如诉,仿佛在为湘江的帝王之子哭泣。如今,这把琴被珍藏在玛瑙寺中,其声价比任何乐器都要高。老僧对琴的领悟深得嵇康和羊祜的精髓,以至于他不再听西湖的歌声。

每当松窗茶屋中的梦境初醒,那把名为“别鹤”的琴曲便在烟雾缭绕的山岭间响起,凄凉而哀怨。对岸的隐士夜不能寐,倾听着梅花与山月交织的影子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琴“石上枯”和“蕤宾铁”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诗中,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承载着历史传说和情感的载体。老僧与古琴的故事,以及琴声所引发的情感共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古琴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明

元明间浙江平阳人,一说永嘉人,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珍据浙东,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县栎社。明初,太祖闻其名,征召之,以老疾辞。作《琵琶记》,为南曲名著。有《柔克斋集》。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