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惟一贡京师会试

· 张昱
过却龙门总是云,凡鱼回首尽离群。 风雷忽起三层浪,毛骨都成五色文。 萤火几怜车胤聚,桂枝独许郤诜分。 临轩策试当条对,毋以虚文负圣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门:古代科举考试的象征,指通过考试的难关。
  • 凡鱼:比喻普通的考生。
  • 毛骨:指人的身体和精神。
  • 五色文:五彩斑斓的文章,比喻才华横溢。
  • 萤火:比喻微弱的光亮或知识。
  • 车胤:人名,东晋时期的学者,以勤奋学习著称。
  • 桂枝:科举考试中榜的象征。
  • 郤诜:人名,唐代进士,以文学才华著称。
  • 临轩:指皇帝在殿前接见考生。
  • 策试:科举考试中的策问部分。
  • 条对:详细回答问题。
  • 虚文:空洞无物的文章。

翻译

过了龙门,云雾缭绕,普通的鱼儿回首,全都离开了群体。 风雷突然激起三层浪花,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文章。 我虽然像萤火虫一样微弱,但仍怜惜车胤那样的聚集学习,桂枝独许我,像郤诜那样分得荣耀。 在皇帝面前策试时,应当详细回答问题,不要用空洞无物的文章辜负了圣君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张昱送别赵惟一去京师参加会试的作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赵惟一的期望和鼓励。首两句通过“龙门”和“凡鱼”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科举考试的艰难和考生的不同命运。中间两句以“风雷”和“五色文”形容赵惟一的才华和精神状态,鼓励他要有信心。后两句则提醒赵惟一在考试中要认真作答,不要辜负皇帝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赵惟一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望。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