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鼓歌
开元厌听南风琴,宫中别制龟兹音。
檀板骤击碧云外,白雨乱落青山阴。
一曲山香犹未了,万紫千红竞春晓。
临轩大笑称天公,斡旋造化须臾中。
鲁山花瓷那有此,岁岁欢娱殊未已。
谁知忽作秋风高,渭水一夕生波涛。
金铃琅琅雨声急,回首剑门归未得。
春风满路红槿开,却忆花奴泪沾臆。
乃知自古戒郑声,不独颜色能倾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代指唐玄宗时期。
- 南风琴:古代的一种琴,这里指代高雅的音乐。
- 龟兹: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库车一带,其音乐舞蹈在唐代非常流行。
- 檀板:打击乐器,用檀木制成。
- 山香:可能指山间的花香或某种植物的香气。
- 斡旋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创造力。
- 鲁山花瓷:唐代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产的一种瓷器,以花纹装饰著称。
- 金铃:金属制的小铃铛,常用于装饰或乐器。
- 剑门: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是古代蜀道的要冲。
- 红槿:一种植物,夏季开花,花色鲜艳。
- 花奴:指唐玄宗宠爱的舞女杨玉环,因其善舞《霓裳羽衣曲》而被称为“花奴”。
- 郑声:指春秋时期郑国的音乐,后泛指靡靡之音。
翻译
开元时期,唐玄宗已厌倦了听南风琴的高雅音乐,宫中特别制作了龟兹风格的曲调。檀板急速敲击,声音仿佛传到了碧云之外,白雨纷纷落在青山的阴影中。一曲山香还未结束,万紫千红的花朵就已经竞相开放迎接春天的到来。唐玄宗在临轩大笑,称赞天公的神奇,自然界的变化和创造力在瞬间展现。鲁山的花瓷虽然美丽,但哪能比得上这般景象,年年岁岁欢乐不断。然而,谁知秋风突然高起,渭水一夜之间波涛汹涌。金铃急促的响声伴随着雨声,回首望去,剑门已归不得。春风吹拂的路上,红槿花开满地,却让我想起了花奴杨玉环,泪湿衣襟。由此可知,自古以来就警惕郑国的靡靡之音,不只是因为它的颜色能倾倒城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唐玄宗对音乐的喜好变化,以及宫廷中羯鼓演奏的盛况,展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诗中“檀板骤击碧云外,白雨乱落青山阴”等句,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音乐的震撼力和自然界的壮美。后半部分则通过秋风、渭水、金铃等元素,暗示了盛世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