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大司马濮阳苏公惠览诗集率尔有酬
青门耕烟一老臣,黄石赤松先后身。
天书姓名隶琬琰,何足道哉汉麒麟。
自谱游仙度红玉,凤笙云璈宛相属。
犹有军中突厥盐,污他半部清商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这里指代隐居之地。
- 耕烟:比喻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 黄石赤松:黄石公和赤松子,都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代隐逸高人。
- 天书: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姓名隶琬琰:姓名被刻在美玉上,比喻名声显赫。
- 汉麒麟:汉代的麒麟阁,是表彰功臣的地方,这里指代功名。
- 自谱游仙:自己创作的游仙诗。
- 度红玉:指用红玉制成的乐器,这里指音乐。
- 凤笙云璈:凤笙和云璈,都是古代的乐器,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突厥盐:突厥的盐,这里可能指突厥的风俗或物品。
- 污他半部清商曲:玷污了半部清商曲,清商曲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这里指音乐被玷污。
翻译
在青门耕烟之地,有一位老臣隐居,他像是黄石公和赤松子那样的仙人后身。天书上刻着他的姓名,但这些功名对他来说何足挂齿。他自创了游仙诗,用红玉制成的乐器演奏,凤笙和云璈的音乐宛如相连。然而,军中突厥的盐,却玷污了半部清商曲,使这美妙的音乐受到了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老臣的描写,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不慕名利的仙人风范。诗中“青门耕烟”、“黄石赤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世界。而“天书姓名隶琬琰”与“何足道哉汉麒麟”的对比,更突显了老臣对功名的淡漠。后两句则通过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玷污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纯净艺术的追求和对世俗侵扰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