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浮山舍人往濮阳祭葬尚书苏公

汉主旌忠礼数殊,颁恩远促侍臣车。 风云万里丝纶下,雨露千秋俎豆馀。 徐冢过时留挂剑,茂陵归日上遗书。 伯鸾更拟东游赋,早寄秋鸿到石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忠:表彰忠诚。
  • 礼数殊:礼遇特殊。
  • 颁恩:赐予恩典。
  • 侍臣:侍奉君主的官员。
  • 丝纶:古代指皇帝的诏书。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剩余。
  • 徐冢:指徐州的墓地。
  • 挂剑:指留下剑作为纪念。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汉武帝。
  • 遗书:遗留下来的书信或文件。
  • 伯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某种象征或寓意。
  • 东游赋:向东游历的赋文。
  • 秋鸿:秋天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
  • 石渠: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朝廷的图书馆。

翻译

汉朝君主以特殊的礼遇表彰忠诚,远道赐予恩典,催促侍臣驾车前往。 风云万里,皇帝的诏书下达,雨露千秋,祭祀的俎豆尚有余香。 经过徐州的墓地时,留下剑作为纪念,汉武帝归来时,送上遗留下来的书信。 伯鸾更计划向东游历并赋诗,早早寄出秋天的鸿雁,将信件送到石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汉朝君主对忠诚臣子的特殊礼遇和恩典,以及侍臣前往祭祀的情景。诗中通过“风云万里丝纶下”和“雨露千秋俎豆馀”等意象,展现了皇恩浩荡和祭祀的庄严。后两句则通过“徐冢过时留挂剑”和“茂陵归日上遗书”等细节,表达了侍臣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君主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诚和礼仪的赞美。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