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太史使吉藩

分茅礼重瑶墀命,视草廷遴玉署郎。 汉室河山申带砺,楚天旄节动潇湘。 云深巫峡疑神女,风起兰台对大王。 览胜多君传寡和,缄情应属雁来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茅: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以茅草包裹祭品,表示尊重。这里指重要的使命。
  • 瑶墀:指宫殿前的石阶,常用以代指朝廷或皇帝。
  • 视草:指审阅奏章。
  • 廷遴:朝廷选拔。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的机构。
  • 汉室河山:指汉朝的江山,这里比喻国家的疆域。
  • 申带砺:指加封爵位,带砺是古代诸侯的服饰,象征爵位。
  • 楚天旄节:楚地的天空和使者的旄节,旄节是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代表皇帝的权威。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传说中有神女出没。
  • 兰台:古代宫廷中的藏书处,也指翰林院。
  • 大王:指楚王,这里用以比喻赵太史的地位尊贵。
  • 览胜:欣赏美景。
  • 寡和:少有人能与之相和,指赵太史的才华出众,少有人能及。
  • 缄情:隐藏情感。
  • 雁来行:指雁群南飞的行列,比喻书信。

翻译

你肩负着朝廷赋予的重任,如同古代诸侯以茅草包裹祭品般庄严,站在宫殿前的石阶上接受使命。在朝廷中审阅奏章,选拔贤才,你是翰林院的杰出郎官。汉朝的江山辽阔,你被加封爵位,象征着国家的荣耀;楚地的天空下,你手持旄节,代表着皇帝的权威,使者的身影在潇湘之间移动。深邃的巫峡中,仿佛能遇见传说中的神女;兰台的风起,对着尊贵的楚王。你欣赏着美景,才华横溢,少有人能与你相和;我隐藏着情感,将思念寄托于南飞的雁群,希望它们能带去我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弘诲为送别赵太史出使吉藩而作,诗中充满了对赵太史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描绘赵太史的使命庄严、才华出众以及楚地的风光,表达了对赵太史的敬仰和对其旅途的祝愿。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分茅”、“瑶墀”、“汉室河山”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