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苦热简王参军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千唆万弄斜阳。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碧纱单挨流光。觑残榴、褪尽红妆。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醉乡天远,归路仓皇。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但过何妨。对弹棋、散帙焚香。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诉馀愁:燕子似乎在诉说着剩余的忧愁。
- 蝉鸣新怨:蝉鸣声中似乎带着新的怨恨。
- 千唆万弄:形容蝉声繁杂,不断。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斗大书斋:形容书斋空间狭小。
- 无端:无缘无故。
- 碧纱单挨流光:碧纱窗下,时光静静流逝。
- 觑残榴:偷看即将凋谢的石榴花。
- 褪尽红妆:指石榴花完全凋谢。
- 孤松犹瘦:孤独的松树显得瘦弱。
- 清阴正稀:清凉的树荫正在减少。
- 难据胡床:难以安坐。
- 常时河朔:指平时在北方。
- 避暑传觞:避暑时传递酒杯,指饮酒作乐。
- 醉乡天远:醉后的世界遥远。
- 归路仓皇:回家的路显得匆忙。
- 隐囊纱帽:隐藏的袋子和纱帽,指隐居的装束。
- 故人别号清凉:故人别号为“清凉”。
- 但过何妨:只要过去,又有什么关系。
- 对弹棋、散帙焚香:对着弹棋,散开书帙,焚香。
- 逞疏狂:放纵自己的疏狂。
- 高歌羽声:高声歌唱,声音如鸟鸣。
- 片片飞霜:形容歌声激昂,如飞霜一般。
翻译
燕子似乎在诉说着剩余的忧愁,蝉鸣声中似乎带着新的怨恨,千声万声在斜阳下交织。我的书斋虽小,夏日却显得格外漫长。碧纱窗下,时光静静流逝,我偷看那即将凋谢的石榴花,它已褪尽了红妆。孤独的松树显得瘦弱,清凉的树荫正在减少,我难以安坐。
平时在北方,我们避暑时传递酒杯,饮酒作乐,醉后的世界遥远,回家的路显得匆忙。我隐藏的袋子和纱帽,是故人别号为“清凉”的装束。只要过去,又有什么关系。我对着弹棋,散开书帙,焚香,放纵自己的疏狂。我高声歌唱,声音如鸟鸣,歌声激昂,如飞霜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书斋中的孤寂与苦热,通过燕子、蝉鸣等自然元素,以及石榴花、松树等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时光流逝与生命凋零的哀愁。诗中“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突显了夏日的漫长与内心的烦躁。后文通过对往昔避暑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故人“清凉”别号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清凉时光的怀念。结尾处的“高歌羽声,片片飞霜”则展现了诗人放纵自我,对抗炎热的决心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