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平堤诣省作

辰出太平门,褰帷太平堤。 不知身上下,苍山时高低。 右鉴渺平湖,左玦汇清溪。 残绿稽芰荷,小白散凫鹥。 是时秋始暮,风物繁以凄。 迤逦贯索垣,愀然念圜?。 冥冥天就寒,冉冉日沈西。 首领且不顾,焉问母与妻。 比屋苟可封,咎繇亦易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褰帷 (qiān wéi):揭起帘帷。
  • (jiàn):镜子,比喻湖面。
  • (jué):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比喻溪流的形状。
  • (jī):停留,此处指残余的芰荷。
  • 凫鹥 (fú yī):野鸭和鸥鸟。
  • 贯索垣 (guàn suǒ yuán):星宿名,象征监狱。
  • 愀然 (qiǎo rán):忧愁的样子。
  • 圜? (huán yù):监狱。
  • 冥冥 (míng míng):昏暗。
  • 冉冉 (rǎn rǎn):渐渐地。

翻译

早晨从太平门出发,揭起帘帷,我行走在太平堤上。不知身在何处,只觉得苍山时高时低。右边是如镜的平湖,左边是如玦的清溪。残留的芰荷绿意盎然,野鸭和鸥鸟在水中悠游。此时秋意已深,风景虽美却带着凄凉。沿着堤岸,我看到了象征监狱的贯索垣,心中不禁忧愁起来。天空渐渐昏暗,寒意袭来,太阳也渐渐西沉。我连自己的头颅都顾不上,又怎能顾及母亲和妻子呢?如果每家都能得到封赏,那么即使是咎繇这样的贤人,也容易治理好国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太平门出发,行走在太平堤上的所见所感。诗中,“不知身上下,苍山时高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陶醉,而“残绿稽芰荷,小白散凨鹥”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秋日湖畔的静谧与生机。然而,随着诗人的目光转向“贯索垣”,忧愁之情油然而生,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对“首领且不顾,焉问母与妻”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复杂情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