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华效白沙体

晓起篮舆快一登,三杯卯酒未瞢腾。 天于胜地开三昧,我与卢能共一灯。 云外飞来千世界,杖头攀处几崚嶒。 买邻不用袈裟卜,自解藤蓑自曲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篮舆(lán yú):古代一种用竹子编成的轿子,这里指乘坐篮舆。
  • 卯酒:早晨喝的酒。
  • 瞢腾(méng téng):形容酒醉后迷糊不清的样子。
  •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语,指事物的要诀或精义。
  • 卢能:即卢仝,唐代诗人,这里可能指与卢仝一样,与佛教有缘。
  • 一灯:佛教中指明灯,比喻佛法或智慧。
  • 千世界:佛教用语,指宇宙间无数的世界。
  • 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 买邻:指选择邻居。
  • 袈裟(jiā shā):佛教僧人的法衣。
  • 藤蓑(téng suō):用藤条编织的蓑衣,比喻简朴的生活。
  • 曲肱(qū gōng):弯曲手臂,这里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翻译

清晨起来,乘坐篮舆愉快地登高,早晨喝了三杯酒还未醉倒。 天地在胜地中开启了它的精义,我与卢仝一样,与佛法有着不解之缘。 云外飞来无数的世界,我拄着拐杖攀登,几座山峰高耸险峻。 选择邻居不必用袈裟来占卜,我自己解下藤蓑,过着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高的情景,通过“篮舆”、“卯酒”等词语,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诗中“天于胜地开三昧,我与卢能共一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与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后两句“云外飞来千世界,杖头攀处几崚嶒”则通过宏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结尾的“买邻不用袈裟卜,自解藤蓑自曲肱”则体现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