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樾森楼柬伦右溪白山昆仲

少壮追随汗漫游,宁将出处问丹丘。 才华子合重归国,衰懒吾堪寄此楼。 载酒不妨连夜醉,有身焉用百年忧。 诗成朗月清风外,付与儿孙次第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樾(sù yuè):在树荫下住宿。
  • 柬伦右溪白山昆仲:柬伦,人名;右溪、白山,地名;昆仲,兄弟。
  • 汗漫游:漫无目的的游荡。
  • 出处:指人的行踪或所在之地。
  • 丹丘: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
  • 才华子:有才华的人。
  • 归国:回到自己的国家。
  • 衰懒:衰老而懒散。
  • 连夜醉:整夜饮酒作乐。
  • 有身:有生命,指活着。
  • 百年忧:指一生的忧虑。
  • 朗月清风: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
  • 次第讴:依次歌唱。

翻译

年轻时我们曾一起漫无目的地游荡,我从未问过仙境中的丹丘关于我们的行踪。 有才华的你应该回到国家,而我这个衰老懒散的人则适合留在这座楼中。 我们不妨整夜饮酒作乐,尽情享受,何必为了一生的忧虑而烦恼。 在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中,我完成了这首诗,让我的儿孙们依次歌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汗漫游”和“问丹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而“才华子合重归国”与“衰懒吾堪寄此楼”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才华与责任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现状的接受。后两句“载酒不妨连夜醉,有身焉用百年忧”更是以洒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观。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