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

万丈疑看玉井莲,旋栽兰杜种蘅荃。 南华不用袈裟乞,岳麓应期待圣传。 暂为幽栖成小筑,远从开辟觅前缘。 罗浮东去遥相望,合作人间八洞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井莲:指传说中玉井中的莲花,象征高洁。
  • 兰杜: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名,象征高洁。
  • 蘅荃:蘅芜和荃荪,都是香草名,象征高洁。
  • 南华:指《南华真经》,即《庄子》。
  • 袈裟: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
  • 岳麓:山名,在湖南长沙,这里泛指山岳。
  • 圣传:指圣人的教诲或经典。
  • 幽栖:隐居。
  • 小筑:小型的雅致住所。
  • 开辟:开天辟地,指宇宙的创始。
  • 前缘:前世的因缘。
  • 罗浮:山名,在广东,道教名山。
  • 八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有八处,这里泛指仙境。

翻译

万丈高空疑似能看见玉井中的莲花,我随即栽种了兰花和杜若,还有蘅芜和荃荪。 南华真人无需像和尚那样乞求袈裟,岳麓山应当期待着圣人的教诲。 暂且为了隐居而建成这座小筑,从宇宙创始之时起,我就在寻找前世的因缘。 向东望去,罗浮山遥遥相对,这里应当成为人间的一处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双峰山庄的隐居生活,通过“玉井莲”、“兰杜”、“蘅荃”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南华不用袈裟乞”一句,巧妙地融合了道家与佛家的元素,显示了作者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结尾的“罗浮东去遥相望,合作人间八洞天”则展现了作者对仙境般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