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颐斋道人歌

颐斋道人性冲泊,萧然远慕桑柴风。 有时幅巾去入社,脱纵世外凌孤鸿。 吟诗不作烟火气,遣兴每陟罗浮宫。 何当共约飞云顶,三峰上界看鸿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冲泊:淡泊,不追求名利。
  • 桑柴风:指田园生活,桑柴指农家的日常。
  • 幅巾:古代男子用一幅绢束发,称为幅巾。这里指简朴的装束。
  • 烟火气:指世俗的纷扰和繁华。
  • 罗浮宫:指罗浮山,道教名山,位于广东省。
  • 飞云顶:罗浮山的最高峰。
  • 鸿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指高远、神秘的境界。

翻译

颐斋道人性格淡泊,远离尘嚣,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 有时他简朴地束发,离开尘世,超然物外,如同孤鸿一般高飞。 他吟诗不为世俗所累,遣兴时常常登临罗浮山,远离尘嚣。 真希望有一天能与他共同登上飞云顶,在三峰之上,一同观赏那高远神秘的宇宙之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颐斋道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冲泊”、“桑柴风”等词语,表达了道人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诗中“幅巾去入社”、“吟诗不作烟火气”等句,进一步以具体的形象展现了道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结尾的“飞云顶”、“看鸿濛”则寄托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