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谕德扈从北征
铠甲明珠袍,黄金镂宝刀。
万里随飞龙,跃马挥霜毫。
天营日月近,玉帐风云高。
春色照大旗,边声入鸣鞘。
凭陵助膺扬,卓荦宣龙韬。
长彗扫浮翳,鸿炉燎纤毛。
累累犬马群,投戈拜前茅。
生获左贤王,伐鼓鸣金铙。
开边壮卫霍,扬芳迈萧曹。
却笑燕颔人,投笔徒为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铠甲(kǎi jiǎ):古代战士穿的防护服,用金属片制成。
- 明珠袍:装饰有珍珠的华丽袍子。
- 黄金镂宝刀:用黄金雕刻装饰的宝刀。
- 飞龙:比喻英勇的军队或领袖。
- 霜毫:比喻锋利的兵器。
- 天营:指皇帝的营帐。
- 玉帐:指高级将领的营帐。
- 大旗:军中的旗帜,常用以指挥或象征权威。
- 鸣鞘(míng qiào):刀剑出鞘的声音。
- 凭陵:依靠山陵。
- 膺扬:振奋扬威。
- 卓荦(zhuó luò):卓越,杰出。
- 龙韬: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一篇,泛指兵法。
- 长彗:长长的彗星,比喻战争的胜利。
- 浮翳:浮云,比喻障碍或敌人。
- 鸿炉:大火炉,比喻战争的激烈。
- 纤毛:细小的毛发,比喻敌人的脆弱。
- 犬马群:比喻敌人。
- 前茅:古代军队中的先锋。
- 左贤王:古代匈奴的官职,这里指俘虏的敌方高级将领。
- 卫霍:指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 萧曹:指汉代名相萧何和曹参。
- 燕颔人:指有志向但未得志的人。
- 投笔:比喻放弃文职,投身武事。
翻译
身穿装饰着珍珠的铠甲,手持黄金雕刻的宝刀,随同英勇的军队,挥舞着锋利的兵器。在皇帝和将领的营帐中,春色照耀着大旗,边塞的声响随着刀剑出鞘的声音响起。依靠山陵,振奋扬威,展示卓越的军事才能。长长的彗星扫除障碍,大火炉燃烧敌人的脆弱。敌人如犬马般纷纷投降,我们俘获了敌方的高级将领,敲响鼓声和金铙庆祝胜利。我们的功绩堪比古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名声超越了萧何和曹参。却笑那些有志向但未得志的人,他们投笔从戎,徒劳无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叫金谕德的将领随军北征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将领的英勇。诗人通过对铠甲、宝刀、飞龙等象征性物品的描写,以及对战场氛围的渲染,传达了一种豪迈和胜利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那些有志向但未得志的人的轻蔑,认为他们投笔从戎是徒劳的,这反映了诗人对实际战功的重视和对空想的不屑。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