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八景为曾侍讲赋九峰叠翠

· 王洪
积水夜空阔,澄波惟月明。 天回珠斗近,秋共玉壶清。 露渚兰荪气,云汀鹳鹤声。 沧浪有馀兴,还此濯尘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潭:地名,指龙潭地区。
  • 八景:指某地的八种著名景观。
  • 曾侍讲: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九峰叠翠:指九座山峰层叠,绿意盎然。
  • 澄波:清澈的水波。
  • 珠斗:指北斗星,因其形似珠串而得名。
  • 玉壶:比喻清澈的天空或水域。
  • 露渚:露水覆盖的小洲。
  • 兰荪:一种香草,这里指兰花的香气。
  • 云汀:云雾缭绕的沙洲。
  • 鹳鹤:两种鸟类,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或长寿。
  • 沧浪: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 濯尘缨:洗涤尘世的烦恼,缨指系在帽子上的带子,这里比喻尘世的束缚。

翻译

在龙潭地区,夜空广阔,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水波。 天空似乎转动,北斗星显得格外近,秋天的天空与玉壶般清澈。 露水覆盖的小洲上,兰花的香气四溢,云雾缭绕的沙洲传来鹳鹤的鸣叫声。 水波荡漾,我还有余兴,来到这里洗涤尘世的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龙潭夜晚的宁静美景,通过“澄波惟月明”、“秋共玉壶清”等句,展现了月夜下水波的清澈与天空的明净。诗中“露渚兰荪气,云汀鹳鹤声”进一步以兰花的香气和鹳鹤的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高洁的气息。结尾的“沧浪有馀兴,还此濯尘缨”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美景中洗涤心灵,远离尘嚣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逃避。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