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歌行

为善无近名,不见古人,逊天下躬耕。逃之渭水,洗耳见轻。 又言为恶无近刑,不见古人,佯狂漆身。清质浊文,卒称逸民。 桓文假仁,乃霸四海。盗蹠脯肝,以牖下死。乾坤失信,刚柔安纪。 五星背躔,焉所照理。我欲为善,善不可为。我欲为恶,恶非所知。 刑名之间,余其庶而。何以导之,仪狄我师。栖山得玉,将刖而足。 泅海得珠,将剖而肉。不如种田亩,得秫与粟。家蓄五母鸡,二母彘。 一日一饱,三日一醉。出则止野,归则止舍。不知有天,无论在地。 东邻送丧,西邻生儿。寒暑为垆,风雨鼓之。销冶红颜,以就衰羸。 旷视今古,曷如蜉蝣。智者亡何,聊以不忧。王孙达生,厥师庄周。 庄周怖死,抑孰与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谦让,退让。
  • 漆身:用漆涂身,比喻隐居不仕。
  • 盗蹠:古代传说中的大盗。
  • :窗户,这里指死在室内。
  • :天体运行的轨迹。
  • 仪狄: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 :古代的一种酷刑,砍掉脚。
  • :高粱。
  • :猪。
  • :瘦弱。
  • :伴侣,这里指相比。

翻译

做好事没有立即得到名声,不见古人,他们谦让天下,选择躬耕。逃离到渭水,洗耳以示轻视世俗。

又说做坏事没有立即受到惩罚,不见古人,他们假装疯狂,用漆涂身隐居。外表清高,内心污浊,最终被称为隐逸之民。

桓文假装仁义,才能称霸四海。盗蹠虽然残暴,但死在室内。天地失去了信任,刚柔无法维持秩序。

五星偏离了轨道,如何照亮道理。我想做好事,但好事难以做到。我想做坏事,但坏事的后果我不了解。

在刑罚与名声之间,我选择中庸之道。如何引导我,仪狄是我的老师。在山中得到玉石,却要被砍掉脚。在海中得到珍珠,却要被剖开肉体。不如种田,得到高粱和粟米。

家中养着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一天吃饱,三天醉一次。出门只在野外,回家只在舍内。不知道有天,更不谈地。

东邻送丧,西邻生儿。寒暑如同熔炉,风雨如同鼓声。熔炼红颜,逐渐变得衰弱。

纵观古今,与蜉蝣无异。智者无所作为,只是不忧愁。王孙通达生活,他的老师是庄周。庄周害怕死亡,但谁能与他相比。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对古人行为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善恶、刑名、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中庸之道的追求。通过对比古人的不同选择和命运,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学:不求名利,不畏刑罚,只愿过一种简单、自足的生活。诗的最后,作者以庄周为榜样,表达了对生死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