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中峨觐毕之建宁二守任

觐归衔命下沧洲,佐郡闽南最上流。 龙剑可能延渚合,熊幡应为幔亭留。 黄堂画诺赓新咏,沧海华封感旧游。 从此相望天万里,思君多在碧云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n):朝见君主或宗教上的朝拜。
  • 峨觐:高大的朝拜。
  • 建宁二守:建宁的副官。
  • 龙剑:传说中的神剑。
  • 熊幡:熊皮制成的旗帜。
  • 黄堂:古代官府的大堂。
  • 画诺:签署公文。
  • 赓新咏:继续创作新的诗歌。
  • 华封:华丽的封赏。
  • 碧云楼:高楼,常用来比喻高远的思念之地。

翻译

从高大的朝拜归来,肩负使命下到沧洲,担任建宁副官,这里是闽南最上流的地方。 传说中的龙剑或许会在渚上相合,熊皮旗帜应该会留在幔亭。 在黄堂签署公文,继续创作新的诗歌,沧海的华丽封赏让我怀念旧游。 从此相望天各一方,万里之遥,思念你多在碧云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朝拜归来后的新使命和情感。诗中,“龙剑”和“熊幡”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使命,而“黄堂画诺”和“赓新咏”则展现了诗人的公务和文学创作。末句“思君多在碧云楼”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