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贞烈妇挽诗

冰肌玉质委红颜,慷慨捐生就义艰。 皎日矢心甘一玦,终天附耳解双环。 血凝海上盈盈碧,泪洒林间点点斑。 连理枝栖双比翼,精魂千古望夫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红颜: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 慷慨捐生: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
  • 皎日矢心:在明亮的日光下发誓,矢心即誓言。
  • 一玦:一块玉,这里比喻坚贞不渝的誓言。
  • 终天附耳:至死不渝的耳语,附耳即低声耳语。
  • 双环:一对环,这里指夫妻之间的誓言和承诺。
  • 盈盈碧:形容血迹如碧玉般清澈。
  • 点点斑:形容泪痕斑斑。
  • 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
  • 双比翼:比喻夫妻恩爱,共同飞翔。
  • 望夫山:传说中妻子望夫归来的山,这里指贞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等待。

翻译

她的冰清玉洁的肌肤和美丽的容颜被遗弃,她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选择了艰难的就义之路。在明亮的日光下,她发誓要坚守坚贞不渝的誓言,至死不渝地低声耳语,解开双环,象征着夫妻之间的誓言和承诺。她的血迹如碧玉般清澈,凝结在海上,她的泪痕斑斑,洒在林间。她与丈夫如同连理枝,双双比翼,她的精魂千古不变,永远望着那座传说中妻子望夫归来的山。

赏析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贞烈妇人的形象,通过“冰肌玉质”、“慷慨捐生”等词语,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坚贞。诗中运用了“皎日矢心”、“终天附耳”等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强调了她对誓言的坚守和对爱情的忠贞。最后,通过“连理枝”、“双比翼”等比喻,以及“望夫山”的意象,传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永恒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贞烈妇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