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台山少宗伯赠别用韵

歌罢骊驹日已西,白门回首意含悽。 尊前明月孤鸿暮,雪里梅花万树低。 沧海波恬鸥鹭稳,碧梧春老凤凰栖。 还丹总就君休问,祇待功成锡命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骊驹(lí jū):古代一种黑色的马,常用于送别时的象征。
  • 白门:古代南京城的西门,这里指南京。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孤鸿:孤单的鸿雁,常用来比喻孤独或离别。
  • 沧海:大海。
  • 鸥鹭:鸥鸟和鹭鸟,常用来象征自由或隐逸的生活。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 还丹:道教中指炼制的长生不老药。
  • 锡命圭:赐予的玉圭,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象征。

翻译

歌已唱罢,骊驹的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回首白门,心中充满了凄凉。 宴席上的明月照耀着孤单的鸿雁,暮色降临,雪中的梅花在万树间低垂。 大海平静,鸥鹭安稳地飞翔,碧梧桐树在春天里茂盛,凤凰在其上栖息。 炼丹之事已成,无需再问,只待功成之日,赐予玉圭以示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骊驹”、“白门”、“孤鸿”、“梅花”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展望,以“沧海波恬”、“碧梧春老”等景象,预示着平静与繁荣,而“还丹总就”、“锡命圭”则体现了对功成名就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